- 本站部份圖文由網上收集,所有資源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侵犯您的權益,請即時通知,本站將立即刪除!--小學教學設計網
本課《DO RE MI》中,教學生學習音符是有難度的。記得我上小學時老師也教過音符、休止符和節拍。但是在學的時候因為之前沒有接觸過樂理,所以對它是很陌生的。并且這些知識點并沒有辦法很具象地解釋出意義,所以在我上到這節課的時候,我就想怎么才能讓學生記得住并且印象深刻。
在教學生認識音符的時候,借助音符與音符之間的時值關系,以及音符的形狀來教學生認識它們。全音符時值最長,所以他是空心不帶符干的。隨著時值越來越短,二分音符加上了符干;四分音符不僅有符干,符頭也變成了實心的;八分音符比四分音符多了一條尾巴;而十六分音符在八分音符的基礎上又多了一條尾巴。通過音符的外形讓學生們把他們聯系在一起記憶不僅能夠記憶深刻,并且能夠很容易地記得住音符之間的時值關系。
在學習休止符的時候,就不能借助外形之間的關系來記憶了,因為它們不像音符之間的外形十分的相近并且可以找到一定的規律,而是每個休止符都有不同的形狀。全休止符和二分休止符我讓學生記住它的位置,全休止符是五線譜第四條線的下方有短短的一條線;二分休止符是五線譜第三條線的上方有短短的一條線。四分休止符的形狀是我和學生們共同討論得出的結果,是一條閃電的形狀;而八分休止符像極了豆芽,十六分休止符的小外號叫做“糖葫蘆”。有了這些小外號之后學生們對于這些本身很模糊的知識點一下子興趣十足。在之后的背記環節中學生們在寫的時候都很清晰地記得住它們的小外號。但是這種方法一定要多寫多記。不能只記得住外號,認得它們更應該能寫得出它的形狀。多寫多記才能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
- 上一篇文章:小學美術《彩陶》教學反思
- 下一篇文章:《機械是什么》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