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部份圖文由網上收集,所有資源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版權和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侵犯您的權益,請即時通知,本站將立即刪除!--小學教學設計網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研討畢業班復習的相關問題,我今天執教的內容是閱讀專項復習——怎樣理解詞語。隨著新課改的步伐,我經歷了小學階段一至五年級的整個語文教學過程,這是我第一次帶畢業班,對于畢業復習,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在接到這節課時,我想過很多復習內容,如:詞語積累、古詩詞積累、閱讀復習等,最初時,定下閱讀復習——怎樣讀懂一篇文章。當時的設計思路是由課內閱讀引領學生歸納、總結讀懂一篇文章需要解決哪些問題,以及用什么方法解決這些問題,然后在掌握方法的基礎上進行獨立閱讀,達到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目的。通過試講,我們發現復習目標大,內容多,對每個知識點都是走馬觀花,復習不扎實,沒有針對性,忽略了學生的復習點,這節課也就失去了復習的意義。在姜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教研組和學校領導再次坐下來重新審視這堂課。有的說:“既然是復習,就應該對所學知識進行查缺補漏。”有的說:“要根據復習內容恰當的制定復習目標,使復習有針對性。”還有的說:“要注重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大家的指點下,我調查了學生對復習的看法,以及想復習的內容,了解孩子們的薄弱點,最終定下了這節閱讀專項復習——理解詞語。
詞語是一篇文章最基本的語言單位,文章中的許多詞語都是作者精心挑選,反復推敲而來的,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折射著作者強烈的感情色彩,在文章中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閱讀教學中,詞語教學不是語文教學的點綴。準確地理解詞語的意思,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將有助于學生加深對語言的理解,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提高他們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每個學段對詞語的理解都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第二學段要求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第三學段則要求學生能借助詞典閱讀,理解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恰當意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體會其表達效果。
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把理解詞語設計為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為復習常用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也就是今天復習的內容,第二課時將復習詞語的運用,體會詞語在語言環境中的表達效果。
所以,本節課的復習目標是:
1、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使知識系統化。
2、學生能運用所學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知道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是閱讀中最常用也最重要的方法。
3、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方法的良好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復習重點是,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并能靈活運用各種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的含義。
復習難點是,熟練掌握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根據復習目標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1、整理歸納法,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總結方法,鞏固提升。
2、激勵法,用激勵性的語言和活動鼓勵學生自主復習。
3、閱讀法,讓學生朗讀句子、短文,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
4、實踐法,對總結出的學習方法及時鞏固練習,拓展提升。
學生的學法有:
1、合作法,組內合作學習,使復習面向全體。
2、比較法,通過比較了解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表達的意思不同。
3、發現法,通過具體的典型事例發現問題,并運用學習方法解決問題。
整個教學過程分為四部分:
一、揭題導入
提出本節課的復習內容及目標,讓學生明確這節課要做什么,達到什么要求。
二、總結方法、鞏固練習
這是本節課的主要環節,詣在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這三種常用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并進行實際運用。聯系上下文是閱讀中最重要的理解詞語的方法,也是本節復習課的重點。在復習形式上,則是引導學生通過練習發現問題,然后回顧課內所學方法總結規律,最后解決問題。
三、綜合練習,拓展提升
- 上一篇文章:小學節日活動后總結
- 下一篇文章:安全上網五個習慣20條守則